第一百章 无不可
赵擘画轻蔑一笑,看向帐篷那边。 那个轻嗅桃花的姑娘,顿时羞得一张脸通红,蹲下身,捂着脸痛哭。 身边男子,转头看向魏官,目光不善,随即又直盯盯看向黄衣,神情狰狞,一张脸想要吃人。 这种情情爱爱的破事,向来有看破不说破的说法。 气急败坏的男子何尝不知道,心爱姑娘一次次偷偷转头,瞥向那边那个面如傅粉的同龄人。 但是,比起那个小白脸,那个一身黄衣的小屁孩,更可恨。 如果这不是在敕令山,这座山上仙家宗门,他有一百种方法,让那个小屁孩生不如死。 青年男子恶狠狠收回视线,蹲下身,开始温言细语,安慰伤心的心上人。 魏官瞥了眼赵擘画,神情厌恶,转身离去。 黄衣气鼓鼓,瞪着相邻桃树上,那个一身白袍的少年,有些义愤填膺,“赵擘画是吧,老子记住你了。你给我等着,你黄大爷报仇,十年不晚,到时候,你可别怪你黄大爷心狠手辣。” “这世上,还没有胆敢戏耍你黄大爷的人!” 说着,黄衣一脚轻踩,在桃枝上飞快飘掠。 “今儿,你黄大爷认栽,你给老子等着!” 赵擘画一屁股坐在桃树枝桠上,笑嘻嘻,看着那个迅速飞掠的身影,心情大好。 清流城,斩龙坡。 老猴子当先一步离去后,无病剑仙和黄斗老祖,随后离开。 两人依旧如当初进城时,慢慢悠悠,一步步踩在虚空中,身形飘渺。 其实先前,老猴子要真想走,别说无病剑仙,就是和黄斗老祖二人联手,也未必拦得下老猴子。 只不过,从知道“娃娃其腴”那一刻起,三位大仙尊,都心知肚明,要再一次联手,彼此都给些面子,不想太难看而已。 从张疯子手里夺东西,谈何容易。 只是,董丁究竟有什么手段,竟敢奢望斩杀一位独夫大仙尊。 且不说杀不杀得了,就是能不能留住,都是两说。 一位一心要走的大仙尊,两三位大仙尊也未必留得住。 缓缓走在虚空中的两位老人,一身黑衣的无病剑仙突然说道:“老狗,你觉得董丁能有什么手段?” 身披星星袍的黄斗老祖,轻声道:“想不出。” 无病剑仙停了停脚步,“董老儿会不会动用那件圣器?” 黄斗老祖猛一个止步,看向无病剑仙,疑问道:“他一个大宫卿,有什么资格?” 的确,不要说一个宫卿,就是六宫的宫主,想要动用那件东西,最少都得四宫同意。 那件圣器就是泰皇印。 起初,六宫圣器是三印,天皇印,地皇印,泰皇印。 只是后来天皇印,地皇印都被打碎了,而今只余下一件泰皇印。 漫长岁月以来,六宫之所以能够保持他那高高在上的地位,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,执掌圣器。 如今这个圣人成为传说的年代,圣器同样是个传说。 就是腴洲四大山门这样的圣人道统,都不曾有一件圣器,镇山之宝都是仙器。 传说,还有一件圣器,是把青铜勺子。 无病剑仙轻微点点头,随即一步迈出,向清流公府而去。 这边廊顶,孟居荷懒懒站起身,摇了摇脖子。斩龙坡的仙人,几乎走干净了,最先离开的便是那个木讷汉子,臧壶,然后,就是班班朴素。 接下来,一位位神灵纷纷起身。 只有那位镇楼王,还坐在亭子尖上。 陈规看向那边水榭,墨家的那位大侠,翘着两只脚站在飞檐尖上,头戴斗笠,身形摇摇欲坠,就是没有掉下湖去。 相貌端正的非非子站在瓦顶,还在眺望城门方向。 蔚道和萧金钿已经返回城墙。 孟居荷开口道:“陈老儿,我听说这一次办完差事,史宫和易宫要退出六宫,是不是真的?” 陈规呵呵道:“不知道。” 孟居荷显然不相信,斜瞥向陈规道:“还有你陈老儿不知道的事,你蒙我呢吧?” 陈规在廊顶缓缓踱步,“知道也不告诉你。” 孟居荷转身,走在陈规身边,“这就没劲了,六宫里面,我就没见过一个有意思的人,你陈老儿最没劲。” 陈规举起酒葫芦,喝了口酒。 孟居荷语气软了许多,又说道:“老陈啊,你能给咱说说,为什么六宫一直和爵公爷过不去吗?” 陈规一转头,没好气道:“你不是知道吗?” 知道?那位夷平六宫山的爵公爷“三”,宰了五位宫主,后来六宫便开始和爵公爷不死不休。 这事,天下人都知道。 说是怎么说,可聪明人都会多想想,说到底那只是“三”和六宫的仇怨,与历代爵公爷似乎没多少关系。 而六宫一直以来,都是对爵公爷纠缠不休。 这似乎就印证了那句“爵公废宫”的预言,六宫担心爵公爷废除六宫,所以处心积虑,要宰了爵公。 这句影影绰绰的预言,知道的人并不多,但是六宫的人,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,似乎也是由易宫中流出。 孟居荷翻个白眼,“知道啥?知道天下人都知道的那点破事?” 陈规一个身形模糊,走了,应该是去了清流公府,去找那董老儿。 孟居荷有点恼怒,他娘的,这就走了,一点实在话都不肯说。 孟居荷骂骂咧咧,一个闪身,回了城墙,躺在垛口边,开始喝酒。 就在陈规一个闪身,便要落在董丁闭关之地的时候,董丁突然传过话来,要他等等,他董丁有客。 隐去身形的陈规,坐在清流公府大门顶上,有些烦忧。 “爵公废宫”其实就是易宫推演的预言,预言中,言之凿凿,必有爵公废六宫,洗尽神仙天下清。 乙丁道人时代,六宫便一直人心惶惶,都以为那个废宫之人,必然是乙丁道人这位大爵公。 所以,乙丁道人时候,六宫都没有几位胆敢行走天下的宫卿,一个个都藏起来了。 那个时候的六宫,基本上就是形同虚立,废了。 那个时候的天下,应该算得上清明。 好不容易熬到乙丁道人之死,六宫都以为大劫应该是过去了,没想到,那则预言反而愈发明朗。 每一个字,都光辉熠熠。 那时,六宫宫主都在,人人心头震骇。 这件事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,除了他们几位老人。 而这一次,则是六宫宫主鼎力,董丁执棋,六宫之人尽可调遣。 现在董丁的调令,就是六宫宫主都得听。 但凡六宫之物,无不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