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闹心挺闹心
三个人。 一位是开创九叠嶂的祖师,祖师有个明媚的道号,叫做“一斛春”。 一位正是福童和小桃树的师父,如今的春秋道人。 另一位就是小桃树了。 小桃树仰着脑袋,视线穿过枝繁叶茂的树冠,望向天空。有种怪怪的感觉,总觉得天空高了些,高了些。 “师兄,你望望天,是不是高了些?” 背刀的家伙觉得莫名其妙,不过,仍然仰起脑袋,望向天空。 小师弟的话,有道理。好像高了些,高了些。 天高地厚。 天又开始拔高了,估计天底下所有的山头都要变矮了,因为大地也要长个了,厚厚的。 “小师弟,你说的没错,天高了。” 听师父说,以前的大山都很高,动不动就是万丈,十万丈的大山都很多。 现在,天底下最高的那座山,大甲首山,也只有十万八千丈。 这一次,不知道要矮下去多少,天底下还有没有十万丈的大山? 不过,这都不是他该关心的事情。 想必,掌令老人家一定知道。 背刀的家伙有些遗憾,那么多年,一直没有见过掌令老人家的尊颜。 听说,掌令座下有一只白虎,真真正正的白虎,不是与张骑虎天生亲近的毛色纯白的请山虎。 小桃树皱巴起一张胖乎乎的小脸,大惑不解,“天也长个?” 背刀的家伙眯起眼,桃枝间的金雷明晃晃,游来游去,有点晃眼。“长啊!地也长个呢,所以天底下的大山都矮了。” “山不长个吗?” “这就不好说了,有活山,有死山。死的就不说了,活着的,长起个来,慢的很,像蜗牛爬。” “山不是在地上吗,地长了,山不就跟着长了?” “小师弟,这你就不知道了,山有山根,水有水脉,都在地下呢。大地和山川,两码事。” 背刀的家伙收回视线,看向远方。 敕令山七山一水,素来有“顶顶种桃树,山山坐仙人”的说法。 两山在前,一山居中,四山在后,周遭大大小小百余座山头。 一条条山溪汇聚,成了敕令山的一水,桃花江。 背刀的家伙和小桃树就在居中的这座山头上,小敕令。 小敕令后方,有座山叫做祖阁台,山顶上有桃树,桃树边便是敕令山的祖师殿。 殿前有位道童,一袭古朴道袍,脸庞稚嫩,眼神深邃,旁边卧一白虎。 道童双目,一目中天穹如盖,渐渐升高,一目中大地如被,渐渐厚重。 道童伸手,轻轻一抹,顿时虚空生波,有瑞霭祥云,白藤滋生,交织变幻。 藤枝藤叶都是乳白颜色,恍如白玉,莹莹生辉,渐渐构织出一方玉镜。 镜中如有波浪,起伏不定,有粼粼波光。 波光之中,渐渐有四字生灭。 “娃娃其腴” 道童随即一抹,玉镜崩碎,烟消云散。 最前面的两座山头,分别叫做落鹜峰,挑霞岭。 山脚处各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桃树,两树枝头对拱,树冠交叉。 硕大的树冠之下,就是敕令山的山门。 虽然没有桃祖金雷流动的异象,桃叶桃花之上,偶尔会有雷霆迸溅,尤其下雨天气。 蒙蒙细雨中,万千粉红,金雷迸溅,格外妖艳。 后方的四座山除去祖阁台外,还有流烟峰,青瓶山,挂雷崖。 六座山头,无一例外,都是山顶上桃树参天。 背刀的家伙遥遥望向落鹜峰和挑霞岭,想着好像快到“折枝会”的日子了。 折枝,折的自然是桃枝。 一来,民间自古流传桃树克鬼的传说。 再者,因为听雷桃树采食雷霆的缘故,桃枝之上生就金丝雷纹,加之树冠之中经常有雷霆迸溅,故而,山下百姓以为神异,深信不疑。 所以,山下百姓认定这座他们口中的“桃花山”,山上的桃树是最好的,最能克制妖邪,鞭挞鬼怪。 所以,山下百姓总想着折一根桃枝回去,悬挂门楹,妖邪辟易,家宅安宁。 甚至,有千里迢迢,前来折枝者。 一传十,十传百,百传千,因此,敕令山的桃树在世俗之中,声名远播。 意想不到的是,那一年春天,落鹜峰与挑霞岭的桃树都秃了。 当年的老掌令哭笑不得,笑着说,幸亏敕令山显现在世人眼中的,只有落鹜峰与挑霞岭,如果看得到桃祖,只怕要踏平小敕令的山头。 那以后,就定下了五年一度的“折枝会”。 后来,前来折枝的便不仅仅是世俗百姓了,还有山上人。 毕竟,两座山头千百株听雷桃树中,不乏几株灵植。 炼制成为法器,杀鬼捉妖,再合适不过,尤其对于捉妖人来说。 法器又叫做法宝,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灵性圆润。 每到这个时候,山下都是特别热闹。 背刀的家伙想着要不要带小师弟下山玩玩,散散心。 “小师弟,要不要下山玩玩?” 小桃树依然仰着脑袋,“师父不是说不让下山吗?” “偷偷的。” 小桃树忽然转过头,悄悄问道:“这样好吗?” 背刀的家伙小声道:“没啥不好的,咱不说,小师弟不说。只要赶在师父回来前回来,保管没事。” 小桃树神色犹豫,“不好吧?” 背刀的家伙摇摇头,“没啥不好,反正桃祖不在,师父也不在。” 小桃树似乎终于下定决心,率先起身,“师兄,我饿了。” 背刀的家伙咧嘴一笑,随即起身,小师弟这点随咱,胃口好,而且都喜欢吃rou。 “小师弟,今个煮鱼吃怎么样,吃饱喝足,咱带小师弟下山好好玩玩?” 小桃树眼神放光,使劲点头。 “走喽!” 背刀的家伙迈开步子,就要离开。 小桃树急忙拽住师兄的裤腿,急急道“等等,‘闹心’没下来呢。” “闹心”是条小老鼠,一条白白的,瘦瘦的,小小的老鼠。 准确说,应该叫做“细鼠”,是一种寻宝鼠。 只是,向来有“细鼠寻宝,八竿子打不着”的说法。 说句实在话,和普通的小老鼠没多少区别。 不过,说到“闹心”,背刀的家伙很是不可思议。 那只叫做“闹心”的细鼠,竟然钻到小师弟的心里去了。 更让背刀的家伙不可思议的是,小师弟竟然能够看得到自己的“心海”。 据小师弟说,心里面有处大大的海,海中有座大大的岛,岛上有个小娃娃,和自己个一模一样,只是黑漆漆的,张牙舞爪。 小师弟也不明白“闹心”是怎么钻进去的,差一点就被黑漆漆的自己给吃了。 幸好小师弟想着把“闹心”揪出来,“闹心”就被小师弟揪着尾巴出来了。 这件事情,桃祖和师父都知道。 但是,桃祖和师父都看不到小师弟的“心海”。 那以后,那只白白的小老鼠就跟着小师弟了。 “闹心”就是小师弟给取的名字。 小桃树抬起头,对着高高的桃树,吼了一声:“闹心!” 随即,一只白白的小老鼠,沿着树身,溜溜的下来了。 从小桃树的脚面上,一路向上,最后,蹲在小桃树的肩头。 背刀的家伙,瞧着“闹心”,有点贼眉鼠眼的感觉。 “闹心”瞧着背刀的家伙,咧开嘴巴,眉眼上挑,似乎在说“傻大个!” 背刀的家伙神情惆怅,有气无力道“小师弟,‘闹心’挺闹心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