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流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笑抽三国在线阅读 - 0146 西园八校

0146 西园八校

    永乐宫里,仕女跪姿的青铜宫灯通体鎏金,形态舒展自如,轻巧而不失华丽,也彻夜长亮如故。

    董太后守着皇子协喝下一碗参汤,又着嬷嬷开窗一半以疏气。

    还显迷糊的刘协听见殿外有人轻唤吆喝,不解问道:“皇祖母,既是新年,为何他们却不欢喜,似在担忧?”

    董太后起身行至床榻边,摸摸人额头,道:“宫人们那是在‘熬年’。”

    “熬年?”

    “‘年’乃是凶兽,相传远古洪荒时,年兽会从东海里出来,食人畜、毁田园,所以每逢腊月三十,歌舞锣号弄出声响,是为驱赶年兽,明日正旦相互作揖道喜,也是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而已。”

    刘协听完裹了裹被子,只露出红扑扑的脸蛋问道:“皇祖母也说是上古,过了那么多年,那年兽还会来么?”

    掖了掖被角,董太后笑道:“协儿不怕,或许那年兽早便死了,人们熬年也只是以防万一,何况,还有皇祖母在不是?快睡吧!”

    “嗯!”

    董太后转身而去,身后刘协又唤,“皇祖母!今日协儿误了功课,与先生约好了要讲‘黄香温席’的,也不知苦读殿里先生走了没有,又会不会怪罪……”

    董太后并未转身,似有嗔意,“协儿不知,侍郎他燕尔新婚,加之正旦,可能好长一段日子不能进宫伴读了,好了,莫再争吵,睡吧!”

    “哦!”刘协回答很小声,不知想着什么,痴痴听着窗外宫人熬年。

    出了偏殿,刘宏居然还在,他坐在榻上不动,手边茶水已凉,却始终不曾饮过。

    董太后轻咳一声,母子二人便如此默不作声左右坐着,都不知话头从何说起。

    “娘!”半响,刘宏方才开口。

    这一声“娘”,多年未曾如是唤过,自打董太后入主北宫,刘宏便一直以“母后”尊称,今日莫名一唤,惶惶间既感亲切,又觉陌生。

    “陛下还有事?”董太后觉得诧异,今日,儿子刘宏陡生古怪。

    “无事!”刘宏略感疲倦,按压着神庭xue道:“儿臣只是昨夜又梦桓帝,先帝他说,勃海王刘悝既已经自行贬降,为何还纵容王甫枉杀之。刘悝也就罢了,宋氏贵为皇后,品貌端庄,又斥我为何要听从邪孽,赐死宋氏。如今宋氏和刘悝于天上自诉冤屈,上帝动怒,先帝说我,罪责难逃……”

    “哦?梦而已,陛下无须自扰。再者说,我儿敢为天下先,喜胡服、胡帐、胡床、胡坐、胡饭、胡箜篌、胡笛、胡舞、胡女……依哀家看来,气象万新,一切上好。”

    刘宏垂首,腰间正挂着一支玉笛,笛孔盘磨,却有段时日未再吹过,别人不知,自己喜胡之简而去缛,乃锐志革新之本意,这腐重,自己倦了。昔日赵武灵王可以,自己怎就不可以?

    汉桓帝刘志有幼弟二人,分为平原王刘硕和勃海王刘悝。平原王胸无大志,嗜酒,多小过,早逝。勃海王刘悝,却总让人讳莫如深。

    熹平元年,中常侍王甫暗查,指郑飒等人阴谋篡位,欲立刘悝为帝。汉灵帝刘宏下诏,由冀州刺史缉拿渤海王刘悝,查办案情。刘悝在狱中不堪拷打,被迫自尽,其妻、子百余人均死于狱中。勃海国立二十五年,除。

    光和元年,王甫因惧渤海王妃乃是宋皇后姑母,与太中大夫程阿一起编造谎言,诬陷宋皇后用巫蛊邪术诅咒天子。十月,灵帝下诏收回宋氏皇后玺绶,废黜其位,打入冷宫,宋氏忧郁而死,在后位仅仅八年。其父亲宋酆和兄弟皆受牵连,下狱诛杀,归葬于旧茔地皋门亭,凄惨致殓葬之钱需由善心宫人拼凑。

    只是刘宏所述旧事,已过了十来年了。

    见刘宏无言以对,董太后淡淡开口:“先帝在位时,那刘悝便曾被人弹劾谋反,时至大将军窦武河间迎驾新帝,更有流言,说渤海王愤恨兄长没能传位于己,意图领兵抢夺迎驾诏书,如此大逆不道,其罪当诛,且死有余辜。哀家以为,恶魂告之天帝也是枉然,至于宋氏……而今何莲可有不妥?”

    董太后似笑非笑,翻看起了《南华经》,却听刘宏自言自语,“至高权势,沾上便真放不下么?”

    “陛下那快活丹比之如何?”

    刘宏摇头,接着说梦,“此梦,我曾问过羽林左监许永,以卜征兆吉凶。那许永道,宋氏与朕同继皇位,以母仪亲临天下,四海之内皆蒙其教化,从未听闻过失与恶声。即便刘悝,不经审验便加罪诛杀,只怕也是错了。他劝儿臣,一并改葬以安其魂,再复勃海王之封爵,准宋氏亲族返还原籍,以消朕之咎衍!母后觉得可好?”

    轻轻翻动书页,“这字写在蔡侯纸上,果然轻巧美观!”董太后低头细品,啧啧称赞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,母后恐怕是错了!”刘宏说得突兀。

    哪件事?

    刘宏往事重提,不过敲打今日之事而已。

    “啪!”

    董太后合上书简,与刘宏直视不让,“陈年旧事,陛下想如何便如何吧,何必问我一个白首妇人。哀家只怕做得多、说得多,错得也多。哀家老了,要死了,就在这永乐宫逗逗趣足矣。陛下不知,方才从协儿那里过来,那娃娃可人,竟给我说了个黄香温席的故事……孝顺、谦恭,端是懂事,你生了个好儿子呀……哀家困了,我儿等到现在,便是要说这些烦心事?”

    “母后好身安歇!”

    刘宏起身,缓步外走,“记得以前阿翁在世时,家中虽贫,拾柴生火,洗米熬汤,守岁时同榻而坐,却也其乐融融……儿臣想说,娘!翻了年,便是新日,旧事一并揭过,咱们除旧迎新可好?”

    身后董太后道:“不想我儿还记得,老妇也如陛下所想,故而才看紧协儿……陛下莫忘了,可是答应过协儿,封他为‘董候’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朕省得!”刘宏摇了摇头,失望地步入了殿外灯火之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西园寝宫,也亮着灯烛。

    刘宏远远便见龙榻上缩着个小人,他轻声走近,抱起怀里。

    万年公主刘芷已睡去多时,被人亲在脸颊,小丫头只长长的睫毛一闪,并未醒来。

    守着灯火,就这般坐着,刘宏心生愧疚,今日答应过和她一起守夜,可惜不能守诺。端详良久,刘宏抱着公主万年在寝殿来回慢走,一如当年哄她入睡时一样。

    “我想芷儿她一生太平,才册为万年!”

    宫人都不在,回答自己的,便只有踢踏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“明日朕便传诏下去,西园募丁,不囿于三辅六郡、良家子,但凡忠义之士皆可得厚遇,初置八校尉,分上、中、下、左、右、典、助,不归大将军节制,惟皇命是从,一应钱粮军械自西园府库而出,明军纪、正法典,皇命之下,如臂使指……那王芬既然奏请天子东巡,那朕,便真巡给天下人看看,此时募兵,恰能显得朕恣意妄为、好大喜功,冀州刺史王芬,果不其然是朕的股肱之臣,哈哈!”

    “可!时机刚好,只是校尉人选尚且值得推敲!”

    “是啊!朕也觉得,本以为刘侍郎历练已久,可堪重用,不想却被后宫殃及,朕之过……”刘宏旋即一个个数着,“蹇硕、袁绍、鲍鸿、曹cao、赵融、冯芳、夏牟、淳于琼,虽有牵连,却也已是最佳之选,各方分润,也不至于抗拒过烈,公以为,何人可为首?这才是重中之重!”

    帘后之人半响不答,突道:“蹇硕!”

    蹇硕早被带至西园,既不亲近常侍,蹇图、蹇跋一死,更是与官宦势不两立,确是上佳人选。

    “妙!本以为一步闲棋,厚味丧尽,却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。”

    刘宏哈哈一笑,竟哼起了童谣:

    月之明兮,风之静兮,木影兮遮窗棂。

    促织闹兮,声声叫兮,夫若兮惊蛰起。

    母曰鸡鸣,父曰昧旦,夭之沃沃,乐子无所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