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缺人缺甲缺块地
赵王想当瓷器的经销商。 谁说赵王傻的?如果真傻绝对想不到这茬来,他来夏国来被夏大王宰了一刀都让人很是怀疑,他是不是故意找了一个由头好到夏国来。 为的就是和夏大王商议这件事情? 然而对于赵王这个提议,夏大王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。 他将赵王送走的时候言明,此事回头放可考虑。 暂时还不行。 原因倒也简单,不是夏大王就想守着瓷器自己赚来所有的钱。 夏大王深知,瓷器虽然赚钱,但碎国之大,若是光靠夏国来销售的话,虽然能转到钱,但若是想将这一门生意做大,不知道尚需猴年马月。 如果只是当一个厂商,让别人来进行销售的话。 那么倒是很快就能铺满整个夏国。 到那时候,生意就会源源不绝。 况且,聪明人都能看的出来瓷器的利处。 这次赵王捷足先登,也不排除旁人有与他一样的想法或是其他的想法。 若是只是经销的话。 合作这门生意,到底是可以做的。 但夏大王没有办法。 瓷器的产量实在不足,夏国缺少人手,哪怕就算是有了足够的渠道也供应不了足够的货品出来。 便是夏大王想要与别人共同做这个生意,也还需完善生产才能做到。 也因为此,夏大王没能给那赵王一个定论。 当夏大王把这话说出来的时候,那赵王微微一笑。 “夏王若是有意不妨先考虑寡人,若是不出意外,到时候定然要有其他人过来与夏王商议此事的。” 实际上赵王说的一点都没错。 第二窑瓷器在班城开卖,这一次产量甚多,足有两百多件。 可是市场依旧还是供不应求,短短半日同样是被清扫一空。 钱挣得自然是比之前还多了,但,大司空等人从班城回来的时候也带来了旁人。 “夏王!” “坐。” 面前这人谢过夏大王之后,端坐在了夏大王的面前便开口。 “夏国瓷器于班城之中贩卖,家主第一时间就买了几件回去观赏,对于瓷器此物惊为天人。” 他笑道。 “不瞒夏大王,钟氏做的是陶器的生意,其他各郡各有生意往来! 瓷器虽好,但若夏大王单凭一人之力想要将瓷器通商南北怕力有不逮,钟氏有商队来往,若是夏王愿意将瓷器生意拿出来与钟氏共作。 夏王便无需cao心,就能坐收渔翁。” 钟氏的目的与赵王是一样的,同样的得到的结果也是相同的。 只是不同的是,无需夏大王说出来,人家就已经看明白了夏大王的难处了。 “钟氏多有陶器工匠学徒,虽瓷器与陶器不同,但也相差无几!夏大王若是缺人,钟氏可将人差遣过来,一应所需皆钟氏承担。” 赵王也有人,但赵王没有开这样的一个口。 钟氏开口说出来的话让夏大王笑了起来。 看似钟氏好意,但用他们的人,若是将瓷器的技术学了去,到时候还有夏国什么事情? 夏大王客气的将这钟氏也给打发了走。 但来的还不只是钟氏一个。 接下来几日的时间,赵国来人源源不绝,当真是非同一般的热闹。 来的人虽然不同,但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奔着那瓷器来的。 好说的。 想与夏大王在瓷器上面分一杯羹,这些人夏大王记下来了,若是等到生产力能跟的上,不妨考虑与他们合作。 却也有些人,就不同了。 那些人则如饕餮。 “夏王这作瓷的手艺若是愿意割爱的话……” “呵呵,寡人事务繁多就不留你了。” “且慢,夏大王就不想听听开了什么价码?” “什么价码?” “一千株钱如何?” “呵呵。” 夏大王脸上虽然在笑,但心中不胜忧愁。 实际上来的人越多,那暗地里的麻烦就越是多。 眼见这几日生意虽好,但也多半更令旁人眼红了。 实际上也正如夏大王所想的那样,眼红的人不是一般的多,有人将瓷器买回去,尝试自己能不能做的出来。 也有人有心在夏国四处打探。 更有甚者,怕是已经悄然滋生出来了其他想法来了。 “毕竟是位大王,不好相与。” “但这位大王穷了些,虽这几日赚了些钱,但如此也更让人眼红,怕是守不住这瓷器的。” “倒也是,这位大王举国上下连甲胄都没有一套,谁又惧他?但见他之前也未拒绝,怕是也想好了对策了。” “若是解决了人手问题,他倒是肯定会愿意与别人分润瓷器生意的,毕竟合则两利,但就怕旁人有饕餮之心,按耐不住,也不知道这位大王守不守得住。” “且再看看吧。” 夏大王面对的将是何等情况,都有人为他想了出来,所知若是不差,想必定然没有多少偏差。 怕是到了那样的时候,夏国的麻烦可就要来了。 但,夏大王也不傻。 旁人能为他所想到的,夏大王自己自然也已经想到了。 他心知,自己眼下有三件事情需要解决。 而且非常重要。 “昌国那块地必须赶紧拿下,否则若是另外被旁人买去了,不说被人拿捏,还要另外寻那瓷土。” 夏大王冲鲁艾问道。 “昌国那块地若是找班城买下来要多少钱?” 大司空估算了一下。 “若将昌国旧属尽数买下,至少也需千株不止!” 夏大王吸了口气。 “那么贵?” 瓷器生意才做了这么几天,这么多钱根本就拿不出来。 就算是瓷器生意没有阻碍,怕是一时半刻的时间,也不见得能攒的够。 “大王,若是我们要将昌国旧属全部买下来,便是拿的出来钱,也是买不来的。” “为何?” 刚问完,夏大王就想起来了。 诸侯不得轻易拓土。 便是采买,也只有少数,还不得是耕地。 这样说来,若是一个诸侯国发展的太大了,没有足够的地,养活不起人了怎么办? 碎国法律规定还可脱籍。 养不起你就不要养,脱离诸侯国的户籍,归于碎国,脱籍者自然有碎国来妥善安置。 “昌国那块土地,之前是耕田?” “我们挖土的那块地倒不是。” “那就只买这块地,应该无碍,能要多少钱?” 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 地买回来,夏大王又不是种的。 不过这也是个漏洞,若是有人坑壑一气,这所谓的规定就能绕开。 “只需百十株钱应当可以。” 钱少了许多。 但百十株还是令人心疼,但买下来总好过日后生事。 “好,那就买下来吧。” 夏大王遣鲁艾拿着夏国文书,以及他的印信,带上钱直奔班城而去。 “便是地能买的下来,可若是有人若要对我夏国图谋不轨当如何?” 大司空叹气道。 “大王,我夏国尚需兵甲啊!” 以前穷也就不在乎,没人打你主意。 现在不行,夏大王迫切的需要把夏国武装起来,不说拉起来一个部队来,至少也能让人不容小觑。 碎国律法在那里放着。 但谁知,可有人铤而走险? 多的不说,若是半路上那运拉瓷器的马车,被人劫拦下来呢? 可是这东西不好买。 除非自己造。 只是自己造,那得多久,而且也不容易。 “寡人也知道啊。” 大司空给出了一个主意。 “大王,赵国富裕除却甲胄甚至还有骑士。这兵甲……” 夏大王心念一动。 “寡人明日就去会会赵王。” “那制瓷尚还缺少人手怎么办?” 这件事也尤为重要。 大司空思索之后。 “买奴。” “买奴?” “不错,我夏国身为诸侯国,虽说奴隶不可过多,但总归是能买回来的!以我夏国的国力,四五十人,总该无碍。” 诸侯国虽然自制,但限制太多了,连奴隶都不能有太多。 就怕有人做那奴兵。 但夏国以前穷一个奴隶都没有,只买四五十人的话,倒是没有问题。 只是。 “若想买奴,必然要到许郡去,许郡做为郡城,才有卖奴之人,他处寻不得。 可是许郡遥远,一来一回至少旬月!” 夏国还要登上那么长的时间。 而且就算是买来了奴隶,几十人,管理起来也有诸多麻烦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 “那眼下该如何?” 夏大王皱着眉头。 忽然想到。 “若找我那岳丈请梁国人来,可行么?” 夏大王正与大司空说着,忽然宫外传来了一阵大笑。 “哈哈哈,不用找了,寡人已经来了。” “哎呦!” 一听这声音,夏大王和大司空猛然就站了起来了。 大司空一拍大腿,脸上露出惊色。 夏大王也顾不得其他,下意识的赶紧眼神乱转,就想看看王宫之内还有什么宝贝东西是没藏起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