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
走进脊柱微创手术 一、大纲: 1、经皮通道技术分类 2、常见通道设备 3、经皮通道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二、经皮通道技术分类: 1、直视(放大镜) 通道系统 2、显微镜 通道系统 3、内镜系统 通道系统 4、机器人 通道系统 三、常见通道设备: 四、经皮通道技术在临床的应用: 1、腰椎经皮通道-套管撑开系统 2、腰椎经皮–内固定系统 3、腰椎经皮通道-内视镜系统 4、颈椎经皮通道-内视镜系统 5、颈椎经皮通道-套管撑开系统 6、手术机器人–与撑开系统的联合应用 小结 通道仅仅是种撑开器械,无须过度“神化”,需要配合各种显露系统和微创设备,关键还需要微创技术和理念!不管何种通道技术,术前术中的精准定位至关重要,符合“精准脊柱外科”中的技术要求!通道技术应用的中长期疗效,还是需要大量完整的随访资料和RCT研究。 一、概述: 1、什么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2、为什么要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3、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4、人工椎间盘的手术步骤 二、什么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: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,切除了病变椎间盘,并且同时恢复了该节段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,理论上可避免腰椎融合带来的相邻节段退变加速。 三、为什么要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: 1、对于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,如保守治疗无效,通常都进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(ACDF)或颈前路颈椎体切除融合术(ACCF)。 2、虽然ACDF可以减除神经组织的压迫,恢复椎间隙高度,但其同事也改变了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,可能导致邻近椎体的退变。 3、随着“运动保留”理念的兴起,为了避免ACDF存在的诸如临椎病、假关节以及供区并发症等弊端,颈椎间盘置换术(CDR)应运而生。 优点: 1、CDR可对病变椎间盘进行前路减压,并在椎间隙内置入假体,无需植骨。 2、CDR可维持病变节段正常生理活动,有效防止临椎病的发生。 3、避免了取髂植骨相关并发症。 4、与融合手术比,可缩短术后制动的期限,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。 四、适应症与禁忌症: 适应症: C3-T1单(FDA)或双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,MRI、CT或脊髓造影等显示髓核突出、退变、椎间高度丢失等;经过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者;20-70岁;无禁忌症者。 禁忌症: 病变节段数≥3个 颈椎不稳(目标节段或邻近节段水平移位>3mm或成角>11°) OPLL(后纵韧带钙化) 小关节严重退变 已知的材料过敏(钛、聚乙烯、钴、铬、钼等) 五、人工椎间盘的手术步骤: 1、选定中线、椎体撑开 2、椎间盘切除术 3、试模 4、人工椎间盘置入 5、X线透视确认 小结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手术方式,能够较好地维持关节活动范围,避免邻近关节退变,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患者,严格掌握其禁忌证和适应证,通常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。